在这个快节奏、竞争激烈的时代,《塞伯利亚》系列作为少数坚持慢节奏剧情和图形解谜玩法的游戏之一,依然拥有一席之地。由法国的 Microids 和 Koalabs 联合开发,这个系列凭借其独特的魅力和口碑,成功突破了 300 万份的总销量,展现了其独特的吸引力。

《塞伯利亚之谜:世界之前》前瞻 | 揭开神秘冰封大陆的秘密

达娜生活在一个虚构的欧洲中部小国奥斯特陶首都瓦根。法西斯组织「褐影会」正在迅速崛起,并在整个欧洲传播针对瓦根人的仇恨思想,第二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尽管达娜一家也遭受了一些骚扰,但她无暇顾及,因为她正忙于准备前往巴黎音乐学院进修。家人对她的决定非常支持,但面对即将离别家人和故乡,达娜内心充满了犹豫。

与达娜相比,被关押在盐矿劳工营的凯特境遇要糟糕得多。这里环境恶劣,与监狱无异,加上严密看守,使得凯特和室友喀秋莎每天都在煎熬中度过。

游戏的诚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建模精细度和画面品质的大幅提升,相较于前几代作品,本作在视觉效果上焕然一新。粗糙的卡通风格 3D 建模被精致细腻的人物面部、体态和场景细节所取代,达到了当下 2A 级别游戏的优秀水准。

DEMO 中出现了一些设计精巧、外形讨喜的「自动机器人」,结合适中的谜题难度,营造出一种虚实结合的特殊意境,这是《塞伯利亚之谜》系列的一大核心魅力,在这部最新作中得到了完美继承。

游戏第二个厚道之处则体现在丰富多样的文字资料上。这些资料形式多样、内容详尽,为玩家描绘了一个生动逼真的游戏世界,即使是路边不起眼的一幅油画,也能带来美的享受。

国内玩家不必担心语言障碍,游戏中的几乎所有剧情相关文字内容都进行了完整汉化,包括信件、画册、电话本、便签和记事本等。这些庞杂的信息不仅帮助玩家更深入地了解游戏背景,还为一些不起眼的分支情节提供了完整设定与铺垫,使得游戏氛围更加真实。

虽然阅读汉化过的素材可能会稍微影响沉浸感,但对于大多数国内玩家来说,汉化是必要且重要的。毕竟,对于这样一款以故事情节为核心的解谜游戏来说,理解文字内容直接关系到对游戏体验和评价,因此即便有些许违和感,总体还是可以接受。

一些必要提醒

在不断解谜和对话过程中,三章 DEMO 很快就结束了。这种缓慢节奏或许对系列粉丝以及习惯此类游戏的玩家来说还可以接受,但客观而言确实有些过于慢了。

首先,人物移动速度特别慢,即使场景不大,从 A 到 B 的距离有限,但实际操作起来仍让人着急。主人公仿佛总是不紧不慢地行动,让人一度怀疑是否开启了慢动作模式。

这种缓慢不仅影响操作体验,更重要的是对故事氛围营造带来负面影响。在需要加速行动的重要情节中,即使 BGM 和对话全都铺垫好了,但主人公依然缓慢移动,比如一路小跑到阶梯前却一步步慢慢上下,很容易让人出戏。

此外,过场对话无法跳过或加速,一旦开始就必须从头听到尾,加上富有感情的台词念白以及表演方式,各种分支对话选项很多。如果不想错过主线之外的重要内容,就必须耐心听完这些对话。

其次,在故事推进过程中,有时情绪表达不到位,无论是镜头调度还是角色表演,都未能充分反映出情节所需情绪变化,让人感觉像是在看一群表演系学生排练一样。这方面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在游戏之外

《塞伯利亚之谜》系列主创之一是比利时著名漫画家贝努瓦·索卡尔(Benoît Sokal),他因在相关领域贡献卓著而获授利奥波德二世国王纪念勋章。贝努瓦出生于1954年的布鲁塞尔,从1990年代后期开始与 Microids 合作开发游戏,共同打造了《Amerzone》和《塞伯利亚之谜》系列等作品,是业界采用 3D 着色技术的先驱,同时负责故事情节、人物设定等工作,并担任艺术总监和导演职务。

经过长期与病魔斗争后,贝努瓦·索卡尔于2021年5月去世,因此《塞伯利亚之谜:世界之前》可以看作是他的遗作。从这部作品的大致情节可以看出,「褐影会」明显影射现实中的纳粹法西斯,而擅长商业和艺术的瓦根人则象征犹太人。这段悲惨故事还原与主创自身经历有关——二战期间贝努瓦·索卡尔家人为逃离纳粹政权辗转欧洲各地寻找避难所,这为游戏中瓦根人遭受迫害增添了几分真实色彩。

总体而言,《塞伯利亚之谜:世界之前》虽然是一款与市场主流玩法截然不同的慢节奏纯解谜游戏,但其客观品质较之前三代有显著提升。时空交叉、容貌相同双主角等设定也颇具新意,希望成品能带给我们一段跌宕起伏、精彩纷呈的冒险旅程。